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基层 >>稿件

上海各级党政干部开展大调研将近半年,一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切切实实得以解决

2018-06-11

  上海各级党政干部开展大调研将近半年,一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切切实实得以解决

  问计于民,为企业群众排忧解难

 

  一个位置偏远、资源相对匮乏的小镇,违建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派花木葱茏、诗意盎然的乡村风貌。浦东新区泥城镇居民明白,这次大变化,源自全市上下开展的“大调研”。许多上海市民都和这个小镇居民有类似感受:那些下基层的干部不是随便问问、走走过场,通过大调研,一批难点、痛点、堵点确确实实得到解决。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根据上海市委统一部署,2018年全市开展为期一年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各部门各区的党政干部纷纷行动。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全市共开展调研146万次,调研对象566.5万个。截至5月底,全市共收集各类问题57.1万个、建议22.8万条;解决问题33.2万个,解决率58.1%。

  一年时间虽然近半,但大调研没有终点。上海各级党政干部正将良好的工作态势转变为惯常的工作方式,内化为必备的胸怀和素质,进一步促进思想大解放,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

 

  沉下“心”,解决基层“急难愁”

 

  “坐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进基层就都是办法。”许多参与调研的干部对这句话感触很深。大调研启动以来,不在办公室里“憋思路”“凑点子”、跟基层“文来文往”,而是深入基层大课堂问计群众好老师,一些长期困扰基层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形似“空中五线谱”的架空线,不仅严重影响城市景观,而且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遭遇投诉不断,却因为权属不清成为治理难点。庙行镇通过调研走访,作了全方位排摸,归拢、捆扎凌乱的电线缆115处,清除折断的电线缆56处,先把安全隐患消除。并通过查找架空线权属单位、托底处置、清理整编等办法,还市民一个澄明的城市天际线。

  解决急难愁问题,不仅要求干部人沉到基层,更要“心”沉下去。去年下半年,上海材料研究所与中天科技集团的金属3D打印合作项目,一度因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清理规范工作而停滞。市科技党委、市科委在大调研中了解到这个问题后,及时牵头组织协调,让各方统一了认识:科技成果转化的时效性很强,清理规范期间也不能拖,否则会错失市场“窗口”。今年2月,两家单位合资组建的中天上材增材制造有限公司在江苏南通成立。

  边调研边解决、边走访边落实,近半年来,各级党政干部切实为企业群众排忧解难。轨道交通手机扫码进站拥挤、副食品价格补贴领取不便、农村综合帮扶造血机制弱、项目审批时间较长、企业人才租赁房源供给等一批市民关心、企业反映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或正在抓紧解决。

  解决急难愁问题仍有不少“硬骨头”。据了解,目前各部门各区正抓紧梳理大调研中一时难以解决的,涉及市级层面多个部门的、突出的、机制政策方面的重大复杂问题,特别是关注度较高的跨部门、跨地域、跨事权问题,不等不靠,创新方式方法真正啃下“硬骨头”。

 

  “全覆盖”,更多群体进入视野

 

  大调研,要听到家家户户的呼声,“全覆盖”成为关键词。参与调研的主体覆盖全市党政机关,调研对象实现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城乡社区和市民群众的全覆盖。一些平时视野之外的困难群众,也进入了调研工作的关注范畴。

  在长宁区红十字会的大调研过程中,一户特困家庭进入了工作组视线。上门时,长宁区卫计党工委书记、普外科专业出身的池捷怀疑李老伯的老伴极有可能患有脑梗,需马上确诊和治疗,最终老人被确诊为“脑部腔隙性梗阻”,及时接受了药物治疗。在各方努力下,老人已被纳入长宁区“四医联动”帮困对象。“大调研救了我全家、更让老伴捡了一条命。”68岁的老两口特意赶到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上两面锦旗,表达对大调研工作组的感激之心。如今,像李老伯这样的特困家庭进入各区、街镇党员干部的工作视野,让他们享受更多、更好的医疗帮困救助。

  在江湾镇街道虹湾居委会里召开的一场大调研座谈会,让市交通委、市运管处、巴士集团、虹口区建管委等多家公交相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感受到期待和压力。彩虹湾大型居住社区建成投用后,“出行难”问题成为居民们的现实难题。这次座谈加上前期的深入调研,相关部门形成了解决这个地区出行难的初步方案,让居民拍手称快。

  浦东新区人社局就连续走访了多个城市建设者比较集中的制造型和服务型企业,在调研中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对于我们这些在大城市奋斗打拼的异乡人来说,最基础和最现实的需求就是要在这个城市里有一个有尊严的落脚处。”金桥管委会快速作出回应,积极整合金桥开发区范围内人才公寓资源供企业选择,还建设开发人才公寓供需网上平台系统,研究解决人才住房安居补贴办法等。

 

  转作风,练就群众路线“看家本领”

 

  对于上海各级党员干部来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工作作风和方法得到进一步提升。

  今年3月,市运输管理处副处长殷波跑了2条省际班线,一天乘车400余公里,往返9个多小时,暗访省际客运行业,调查长途客车绕路走圈、站外带客等违规行为,形成了一些加强行业监管力度的具体措施。在她看来,大调研不是简单完成走访任务,而要真正沉下去找问题、抓细节、促落实。“不断跳出‘舒适圈’,深入调研,把痛点、堵点作为切入点,为居民排忧解难。”徐汇区斜土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章红兵说,大调研要关注社区民生的小细节即知即改,更多的是系统思考,研究打磨综合型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四不两直”、开门搞调研,参加调研的干部听到了群众和企业的“吐槽声”,记录了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的“金点子”。基层的“大期待”,也让他们接受了一次次实实在在的群众路线教育。参加调研的机关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以调研日志、调研手记等方式,全面记录调研对象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用“真付出”换来群众的“真满意”。

  杨浦区委书记李跃旗在“书记手记”中提到,“调研的效果好不好,不能往纸上看,也不能往墙上看,而要往群众的脸上看,往企业的效益上看”。金山区委书记赵卫星在大调研中不仅“沉到一线”,还“没打招呼”,跟村支书聊天了解实情。在他看来,调研必须要用真心,才能换得真情。

  给每一位调研对象留下手机号,成了松江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宇剑的一个调研习惯。有些调研对象碍于当面提问题,随后都会通过短信跟他说,这成了他掌握基层群众所思所想的一个重要通道。他说,“大调研确实能够解决很多问题,这不是一时的应急之策,而是我们今后要长期坚持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我们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记者 张骏 彭薇)